酒业百科

你当前的位置是:首页> 酒业百科
>> 品鉴技能
鉴别酒真假的几个方法

闻香滴油一辨真伪 
  打开搜索页面,键入“白酒”,出来的全都是不靠谱的推荐产品;去酒店、酒吧消费,“黑方”一喝就醉,第二天头痛欲裂;来到烟酒行、酒类批发市场,家家户户都称自己的茅台是“特供酒”、“内参酒”、“专供酒”,让人分不清楚……假酒横行,不仅伤了品牌形象,也伤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如何鉴别酒的真假,成为消费者关心的问题。 
  专家:九成假酒可凭外包装识别 
  真酒、假酒如何鉴别?记者日前特地走访了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,在这里的某一层楼面,有一个“酒的世界”。 
  浸在“酒”中20年,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的研究员对假酒都有很深的研究。记者跟随高工程劲松走访了几个鉴定实验室,所有的柜子里都放满了“高档酒”,不过都是假酒。“这些假酒都是我收藏的,每次碰到一种新的假酒,我都会留下个样本。”他告诉记者。记者观察发现,这些假酒中,以白酒居多,其中又以茅台、五粮液、国窖1573为主,若是不做说明,还真分辨不清楚。当然,这些假酒难不倒这里的研究员和分析师,程劲松表示,陈列的大多数白酒、洋酒,他都能分辨出真假;市场上90%的假酒,他都能通过外包装鉴别真假。 
  程劲松随后展示了几张对比图。真假一比较,记者就明白些奥秘了。所有的白酒在出厂时,无论在标签设计、标签位置、防伪标识上都有严格的讲究,仿冒者若是直接收购瓶子,酒瓶当然是真的,但标签、封口都难免受损,为了再像模像样地卖出去,造假者往往会订购成套外包装、假瓶盖和假合格证,如果稍稍精通一点鉴别之术,这些包装用品事实上难免走样,贴得高了、低了、歪了、小了、大了……都能被专业的鉴酒人士一一拆穿。 
  在蒸馏洋酒方面,除了外包装上的漏洞之外,还有一大软肋——酒的颜色。记者观察了轩尼诗XO、马爹利XO、人头马XO等几张真伪对比图,发现酒的色泽都有所差异。 
  不过,无论送进来鉴定的酒是否能一眼看出真伪,研究员都会对它们进行一番“解剖”——放入仪器进行成分测试。程劲松表示,目前实验室里使用的都是从日本全进口的仪器,包括检验中心拥有气相色谱/质谱联用仪、液相色谱/质谱联用仪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、等离子发射光谱仪、离子色谱仪等等。这些年现代分析仪器自动化程度提高了不少,当一些“高仿酒”无法进行感官判断时,都会通过专业仪器帮助鉴定。“不过真正能鉴定的也只有高档酒,真正的好酒都是一脉相承的,内在质量可控,这样就能取得比较精准的数据对比。相反,一些中低档酒,本身数据起伏波动很大,做‘解剖’就难了。”程劲松说。 
  消费者:鉴别真假酒有妙招 
  对于专家来说,能通过经验一眼看穿真假酒,而稍稍有些酒龄的消费者,通过基本的辨色、尝味也能试出真假。那么对于“外行”消费者,有没有一种简单的方法鉴别呢? 
  一位业内人士给消费者指点了两个妙招。妙招一,“闻香识酒”。方法很简单,取几滴白酒放在手心,合掌用力摩擦几下,如酒生热后发出的气味清香,则为优质酒;如气味发甜,则为中档酒;气味苦臭,则为劣质酒。妙招二,“油然而生”。即在酒中加一滴食用油,如果油在酒中的扩散比较均匀,且均匀下沉,则酒的质量较好;如果油在酒中呈不规则扩散状态,且下沉速度变化明显,可以肯定酒的质量有问题。 
  事实上,若是消费者知道一些酒的“规则”,更可以精准辨别真假。近几年来,北京、上海、江苏等一线城市都已实行了“酒类流通随附单制度”。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刘元表示,酒类在上市流通前,生产批发厂商必须开具随附单,且要单随货走,一货一单。酒类随附单上包含了该酒的生产商、生产日期以及批号等信息。通过随附单制度,可以实现酒类商品从出厂到销售终端的全程流通信息可追溯性,相当于上市流通的酒都有了“身份证”。一旦发现假酒、劣酒或发生酒瓶爆炸之类的事件,消费者可以从零售渠道追溯到厂家进行索赔,监管部门查处不法酒厂和批发零售企业也有了法律依据。 
  另外,酒类制造商已采用了很多高科技防伪手段,比如:每瓶茅台酒的包装上都有一个物流条形码。揭开条形码表层,可以看见唯一的、不可重复查询的16位数电话防伪码,拨打防伪电话按照语音提示操作,便可得到查询结果来辨别茅台的真假。